陜西發現天坑群地質遺跡
11月24日消息,在陜西省漢中南部秦嶺造山帶與揚子地塊結合部位,新發現地質遺跡200余處,其中天坑49處(超級1個、大型17個、常規31個),直徑50米至100米的漏斗50余處,洞穴50余處,其他如峰叢、洼地、石林等巖溶地貌景觀60余處。
這些遺跡主要分布在陜西漢中市寧強縣禪家巖鎮、南鄭縣小南海鎮、西鄉縣駱家壩鎮、鎮巴縣三元鎮四個區域。其中,鎮巴縣三元鎮和南鄭縣小南海鎮集中區天坑最為密集,巖溶地貌景觀形態最為完整,分布有單體規模最大的鎮巴圈子崖天坑、形態最典型的鎮巴天懸天坑、坑底有原始森林的南鄭伯牛大型天坑。另外,西鄉縣駱家壩鎮集中區發育有雄偉壯觀的天生橋,同時還發現了商周時期川陜最大懸棺遺址——“神仙崖”懸棺墓。
據中新網報道,該“天坑群”地質遺跡分布在北緯33度附近,總面積5019平方公里。地質遺跡分布的最核心區域,地勢險要,人跡罕至,巖溶系統完整,生態系統良好,各類地質遺跡均保持原始狀態、自然狀態、天然狀態,基本未受到人為干擾和破壞,是最為完整、最具自然狀態的世界級地質遺跡。坑內有原始林區,瀑布等景觀,并發現少見的植物和飛貓。部分坑底還有溶洞,洞內分布有石鐘乳,石筍,石田,石珍珠等地貌。2
據中新網報道,該“天坑群”地質遺跡分布在北緯33度附近,總面積5019平方公里。地質遺跡分布的最核心區域,地勢險要,人跡罕至,巖溶系統完整,生態系統良好,各類地質遺跡均保持原始狀態、自然狀態、天然狀態,基本未受到人為干擾和破壞,是最為完整、最具自然狀態的世界級地質遺跡。坑內有原始林區,瀑布等景觀,并發現少見的植物和飛貓。部分坑底還有溶洞,洞內分布有石鐘乳,石筍,石田,石珍珠等地貌。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陜西特色小鎮要突出特色防止房地產化
陜西省住建廳近日印發《關于規范推進全省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的意見》,要求防止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房地產化。【詳細】
國家公園亮相 陜西有哪些“國家公園”?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近年來,隨著各類自然保護地的建立,陜西省在自然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方面取得顯著成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