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總規首次轉為減量 倒逼城市功能調整
京津冀協同發展
打破“一畝三分地”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新版總體規劃的另一亮點是“區域協同”。新版的規劃會打破“一畝三分地”,站在更大尺度上統籌考慮城市空間布局。王飛解釋,北京周邊的跨界城市組團作為維護區域生態安全格局的重點地區,受首都的輻射帶動影響,必須要加強統一規劃和共管共治,統籌協調建設實施的時序,促進規劃合作非常重要。
“我們積極與河北廊坊、保定、天津武清等北京周邊市縣開展規劃對接,建立機制,努力實現‘規劃一張圖’。”王飛說。
記者了解到,未來通州與北三縣將加強跨界地區統一管控,統一規劃,實現“規劃一張圖”,共同開展生態紅線和城市開發邊界劃定工作,嚴控城市發展規模,并在城市副中心與中心城區、東部地區和北三縣之間建設大尺度綠色空間,從而保證地區的生態安全與合理開發。
推進區域交通一體化
在交通方面,重點是推進區域交通一體化建設,強化交通與城市功能的協調配置。北京城市副中心位于京津發展軸和京唐秦發展軸在北京市域內的交匯點,特別是副中心與首都機場和新機場的交通連接,將有利于進一步推動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一是加強與區域的快速連接,重點推進京唐城際等規劃建設,實現與津冀互聯互通。二是加強與東部地區順義、平谷、大興、亦莊新城的交通可達性,特別是兩個機場的交通聯系。三是加強與中心城區的聯系。通過軌道交通建設和一批道路的提及改造,提升交通運行效率,實現半小時到達。
另一個重點發展的地區則是北京新機場地區。目前,本市已經搭建了規劃協調與服務平臺,促進了大興區與廊坊、固安、永清等地的溝通協調,全面推動了北京新機場和臨空經濟合作區規劃的統籌。
全市總體規劃
8成受訪者認為應控人口
市規劃委副主任王飛介紹,北京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特別是強調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倒逼城市功能調整、規模控制、結構優化和質量提升,“任何超出人口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事情都不能干。”
在這一版總體規劃編制中,市規劃委曾組織開展過全市城鄉規劃民意調查,覆蓋16區發放有效問卷近萬份,人口、舊城保護、基礎設施都成為老百姓(46.440, -0.46, -0.98%)關注的熱點。調查結果顯示,80%受訪居民認為應該控制人口的比例,要加強人口管理和服務;一半以上的受訪市民希望加強舊城保護,認為舊城發展方向是風貌保護、古都旅游和政治文化中心;52%的居民認為工作地與居住地距離較遠,上班需換乘三次及以上的比例較高,希望完善城市公共交通體系等。
“減量提質”解決大城市病
為了解決大城市病,本市已確定了多個硬指標,從而實現“減量提質”:2020年及遠景常住人口2300萬的控制目標;平原區的開發強度到2020年控制在45%以下,遠期力爭下降到40%以下;在用地結構上,也將壓縮生產空間規模,大幅度擴大綠色生態空間,從而形成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
王飛透露,本市將重點保護、恢復重要歷史水系,分段恢復前三門護城河、魚藻池、金水河、玉河中下段等歷史水系;保護北京特有的“胡同-四合院”傳統的建筑形態,恢復具有老北京味的傳統街巷胡同和棋盤式路網骨架,保持舊城內青灰色民居烘托紅墻、黃瓦的宮殿建筑群的傳統色調;同時將加強名鎮名村、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發展,深入挖掘并利用好這些歷史文化名鎮、名村與傳統村落的歷史文化價值。
北京城市副中心藍圖
社區配套高于中心城
與此同時,一幅關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藍圖也正在描繪之中。王飛在報告會上透露,現在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就是原來我們通州新城的范圍,面積大約為155平方公里,當前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規劃也正在編制當中,編制完成后還需要上報中央。
“城市副中心社區的教育、醫療、養老配套指標將全部高于中心城。”王飛說。
而在中央提倡的開放式街區、綜合管廊等新觀念、新技術方面,城市副中心也將先行先試。根據昨天披露的規劃要點,副中心建設適合步行、空間開放、環境宜人的小尺度街坊,規模控制在1至2公頃,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式居住社區,通過增加路網密度和臨街面積,促進交通功能和公共服務功能項住區有機滲透;市政管線由直埋向綜合管廊建設轉變,杜絕“馬路拉鏈”,降低對城市日常交通和景觀的干擾,在城市副中心綜合管廊覆蓋率要達到80%。
建獨立安全自行車系統
此外,高品質城市公共空間方面,將建設完全對市民開放的濱水綠色空間,實現每個街區內都擁有一處高品質的集中公園綠地,實現約85%居民居住在距公園200米范圍內,保障市民步行十分鐘到達公園;在綠色出行方面,建設一個以步行和自行車出行為主要方式的宜居城區,通過加密路網、形成小尺度地塊、林蔭路比例達到70%等方式,創造連續和舒適的步行系統,建立獨立安全的自行車系統。
編輯:zhaoai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