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保興:中國走以大城市為主城鎮化道路是危險陷阱
大中小城市應協調發展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長三角跟京津冀雖然是南北重要的城市群,但是相比之下,因為行政體制的差異、有效協調機制的缺乏等原因,京津冀始終落后于長三角。
比如,由于京津冀區域發展的不協調,京津獨大,它們周邊存在“環京津貧困帶”,中心城市的虹吸效應導致了產業結構惡化,地區間經濟梯度落差過大,不僅未能縮小貧富差距,反而愈加落后。
仇保興說,河北一旦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全部會被北京像吸鐵石那樣吸走,吸不走的產業就是鋼筋水泥。所以十多年來,河北發展的這些產業已經嚴重過剩,同時產生的嚴重霧霾包圍了北京。
反觀長三角、珠三角的區域協作,得益于先天優勢,對外開放較早、行政力量干預較少,更多的是市場驅動、政府引導。
仇保興說,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是一個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的城市群。在超大城市上海周邊有五六個像杭州這樣的城市圍繞,而且它們都有一定的競爭力跟上海進行資源爭奪。再往外,有一大批中等規模的城市,然后有幾千個小城鎮。而且小城鎮都有產業集群,即使規模小,也能夠達到城市的合理資源配置,產生較高的效率。
一直以來,作為直轄市的上海跟作為浙江省府的杭州的競爭關系很微妙。
2010年10月26日,滬杭高鐵開通運營,最快班次只需要45分鐘。滬杭的同城效應更為明顯。但并未發生所謂的杭州變成空城、鬼城的事情,這在于杭州市的準備。首先杭州打造最優等的旅游城市,創造更好的居住環境吸引上海人。除此之外還有教育水平的提升,尤其是創業環境的優化,為此提出“創業無定所計劃”,馬云就受益于這一計劃。
曾經擔任過杭州市長的仇保興說,“在這四個方面,我們跟上海有得拼了。所以上海發展了,杭州也協調了。”實際上,就滬杭協調發展的案例來看,大中小城市應該協調發展,中小城市也有存在的必要性。在城市群中間,每一個中小城市都要有一定的區位優勢,突出自己的服務功能。
至于目前中國跟國外小城鎮差別巨大的原因在于,公共財力基本沒有投向小城鎮、小城鎮本身沒有土地出讓金、沒有城市維護費、缺乏人才。
新型城鎮化規劃發布以后,中國現在已經認識到小城鎮的重要性,只是文件并沒有解決問題。
仇保興認為,主要是不給錢,而且思路又沒有說得很清楚。關于小城鎮的發展,首先要有城鎮的規劃管理機構,其次要有必要的基礎設施,如污水、垃圾,給排水等。還要有綠色建筑和規范管理體系,最好能體現本地風格的建筑。最后應該按照城鎮常住人口規模配置學校、幼兒園、醫院、文化和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
城鎮化要保護文化遺產防止出現空城
仇保興認為,中國的城鎮化要注意保護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古村落、古建筑是不可再生的,還可以源源不斷增值,比如杭州的河坊街。
作為杭州市區惟一保持古城歷史風貌的老街,河坊街凝聚了杭州最具代表性的歷史文化、商業文化、市井文化和建筑文化。但是在20世紀90年代,國內的許多城市進入了城鎮化進程的高速發展時期,在杭州舊城改造時,清河坊歷史街區差一點遭遇全面拆除的厄運。當時上任才6天的市長仇保興批示,要求河坊街從改造轉向保護,拆遷指揮部的總指揮立即變為保護指揮部總指揮。
2002年10月,河坊街開街,改建后的河坊街體現了清末民初風貌,重在突出文化價值,營造以商業、藥業、建筑等為主體的市井文化,保持其歷史的真實性、文化的延續性和風貌的整體性。它的修復和改造,再現了杭城歷史文脈,為杭城留下一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此外,中國在發展城鎮化的過程中還得防止出現空城。如鄂爾多斯有100萬的房產資源空置。仇保興說,之所以在中國存在空城,原因之一就在于盲目的政績觀。因此要約束住這一行為,否則造成資源的極大的浪費。
今后的城鎮化如何發展才算是健康的城鎮化,仇保興說要明白三點,一是市場的手和政府的手,兩只手不能亂動,兩個手都要用到自己的刀口上;二是不能有大的決策錯誤,觸動城鎮化發展的底線,否則就會給下一代留下貶值的城鎮化空間;三是以人為本,實際上是代際的以人為本,不能老是惦記著這一代,還要講下一代。
編輯:zhaoai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