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部再度辟謠:將"適度"增供特大城市房地
針對國土部門可能減少房地產用地供應的傳聞,國土資源部官員表示,對特大城市的房地產用地,2014年將會適度增加。
國土部近日下發《關于強化管控落實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的通知》提出,將逐步減少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重點控制東部地區特別是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建設用地規模。除生活用地及公共基礎設施用地外,原則上不再安排城市人口500萬以上特大城市中心城區新增建設用地。
此規定被一些市場機構解讀為500萬以上特大城市可能減少房地產用地供應,進而可能影響房價走勢。
對此傳聞,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引述國土部規劃司司長董祚繼的話稱,生活用地,公共基礎設施用地不僅不在這個范圍內,而且還會優先保障,比如房地產用地,2014年我們還將增加。包括500萬以上人口特大城市還要增加,而且是主要增加的地方。
這并非是國土部首次對此規定進行"辟謠式"地解釋。上月13日,國土部就曾對此傳言進行過"辟謠",稱"人口500萬以上特大城市不再安排新增建設用地"的說法屬媒體誤讀。
探究個別媒體誤讀的原因,除了專業能力所限外,也凸顯了社會對于房地產供地問題的高度關注,政府一手主導房地產用地供應,而土地供應又和房價走勢密切相關,所以前者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市場過度解讀。
2013年是中國土地市場豐收的一年,全國土地出讓收入已經超過了4萬億元,按照此前業界較為認可的40%純收益比例計算,地方政府從土地上獲得的純收益可能達到了1.6萬億元。
這些資金將極大緩解地方債務償還壓力,并進一步為地方政府的經濟擴張提供"彈藥",但與此同時,地價的繼續上漲也讓購房者更為憂慮房價的上漲。
中原地產市場部總監張大偉認為,2013年來各地的地王出現頻繁,甚至成為普遍現象。按照全國主要城市出現的地王,如果要達到正常的利潤,目前市場售價需要在一年內再漲50%,否則地王入市的風險將非常大。
"土地價格的上漲,明顯影響了購房者、開發商的預期。地價與房價是相互影響的,在目前情況下,地價房價均在互相促進上漲,2014年這部分地王地塊上市,定價很可能會再次上漲。"他稱。
截至目前,一二線城市的土地市場并沒有降溫跡象。來自中原地產的數據顯示,北京1月的土地出讓金達403.1億元,占到去年全年成交額的23%,而截至2月21日,北京土地出讓金已經達到了600億。上海1月的土地出讓金為263億元,同比上漲了410%,2月以來的成交額已超過百億元。
編輯:wsy
相關閱讀
國土部:未來5年將嚴控建設用地總量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末,實現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20%的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國土資源部日前聯合國家發改委下發指導意見【詳細】
山東:城市規劃建設用地全面執行“綠色標準”
山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改委、省經信委、省財政廳、省政府節能辦等5部門日前印發《山東省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提出山東省綠色建筑發展目標。【詳細】
深圳非農建設用地流轉路徑探討
非農建設用地是指城市建成區以外各行政村集體所有的工商用地、村民的住宅用地及農村道路、市政、綠地、文化、衛生、體育活動場所等村莊公共設施用地。【詳細】
廣州:"三規合一"盤活128平方公里建設用地
廣州“三規合一”工作基本完成,近日,市國土規劃委組織國土規劃、發改、建委、財政、環保、水務、交委、城管等15個部門和11個區進行培訓,學習信息聯動平臺的使用,推動“多規合一”工作。而依托廣州超級計算中心,“多規合一”將實現部門間信息共享,建成全市統一的規劃信息聯動平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