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京津城市病出路:需周邊中小城市配合
2014-01-22 14:37:24 來源:瞭望東方周刊 瀏覽次數:
在大形勢的驅使下,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關鍵的中國經濟第三極發展進一步提速,這為毗鄰京津的河北城市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京津冀協同發展峰回路轉
2013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科學設置開發強度,盡快把每個城市特別是特大城市開發邊界劃定,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綠水青山保留給城市居民。城市規劃要由擴張性規劃逐步轉向限定城市邊界、優化空間結構的規劃。
這無形中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注入催化劑。
作為中國經濟第三極的環渤海區域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京津冀協同發展。但是,由于區域內經濟發展差距明顯,京津冀協同空間巨大,難度也更大。尤其是北京與河北之間很多地方山水相連,但是收入懸殊,“翻一座山工資翻三番”。
曾有中央領導在視察河北時明確表態,“決不能讓北京周邊地區的貧困帶長期存在”。而推進京津冀一體化、加快首都經濟圈建設被認為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路徑。
過去一個時期,京津冀一體化進展緩慢。而2013年在中央和地方高層的推動下,進展緩慢的京津冀區域合作峰回路轉。
2013年5月14日,習近平視察天津時“對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寄予厚望”。之后天津、北京兩地黨政領導也隨即表態。
5月19日、5月22日,孫春蘭、郭金龍先后率天津、北京黨政高層赴河北“送溫暖”。期間,津冀、京冀先后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據公開信息顯示,協議有具體的針對性指向。
天津市委書記孫春蘭在河北考察時說“親望親好,鄰望鄰好”,雙方商定在推進區域一體化進程等10個方面深化合作。北京和河北則商定在著力打造首都經濟圈、共同推進北京新機場建設、支持張承地區產業發展等方面加強合作。
河北的回應也可圈可點。
在會見天津代表團時,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表示,河北省對把津冀互利合作推向更高層次“非常重視,特別期待”。河北要“虛心學習天津、積極依托天津,接受天津輻射”。
在會見北京代表團時,周本順提出河北希望成為北京的“大屏障”“后勤部”和“護城河”。在發展中,河北要堅持不違背首都經濟圈的規劃、不上影響首都生態環境的項目、不增加首都城市功能疏解壓力的“三不原則”。
很明顯,天津、北京的“送溫暖”行動正當其時,河北回應也非常貼切。京津冀各方在交通基礎設施、產業合作、大氣污染治理等方面都明確要取得突破。比如,河北省正大力推進大氣污染治理。周本順強調“要以堅定決心和超常舉措”推進并取得實效。
三地默契的積極表態,在幾年前并不常見。京津冀區域合作如今似乎一朝之間春風拂面。有分析認為,此番高調合作姿態緣于中央有要求、京津有需求、河北有渴求。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中心規劃部主任、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規劃院副院長文輝對《瞭望東方周刊》表示:“這種姿態體現了一個很明顯的變化,這種變化會帶來很多機會。如果沒有冀的發展,就不會有好的京津,冀的發展也離不開好的京津。”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副院長楊保軍對《瞭望東方周刊》表示:“北京是個資源富礦,能不能給周邊留下些東西,要看周邊搭建什么平臺。”
編輯:l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