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建一流耐鹽堿綠化樹種研究機構
3月11日,記者從東營市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獲悉,該市投資建設的山東省耐鹽堿綠化樹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要研究耐鹽堿綠化花卉苗木引種繁育、耐鹽堿白蠟新品種快繁技術中試與示范等方面,力爭在5年內建成國內一流耐鹽堿綠化樹種研究機構。
該項目由東營菁華現代林業發展有限公司實施。主要通過對國內外耐鹽堿綠化樹種的種質資源進行搜集、保存、保護性培養和開發應用,促進我國耐鹽堿綠化樹種的保護與優良種質資源的發掘利用,為我國耐鹽堿綠化樹種的產業化發展提供物質基礎和技術保障。工程經過3-5年的建設,力爭建成國內一流的耐鹽堿綠化樹種科研中心1處,組建一支強大的耐鹽堿綠化樹種科研隊伍,建設種苗花卉產業園區,引進和選育耐鹽堿綠化樹種15個,擴建種質資源創新基地1500畝,發展耐鹽堿綠化樹種2.2萬畝,建立鹽生植物園1處。力爭在5年內建成國內一流的耐鹽堿綠化樹種研究機構,整體研究水平達到國家領先水平,部分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項目聘請山東林業科學研究院劉德璽研究員,作為耐鹽堿綠化樹種選育課題方面的負責人,對耐鹽堿樹種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評價;耐鹽堿樹種選育方向、選育方法創新;耐鹽堿苗木快繁技術的研究;濱海鹽堿地不同立地條件栽培技術體系的研發與集成;耐鹽堿綠化樹種綜合高效利用研究;耐鹽堿樹種在不同鹽堿地上配套造林技術規程研究等方面提供技術指導。通過耐鹽堿樹木的規模化繁育和造林新技術研究,帶動耐鹽堿綠化林木的產業化發展,推動生態建設。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山東聊城:選擇城鄉綠化樹種有要求
記者從市"創森"辦了解到,根據《山東省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16-2025)》,今后在選擇城鄉綠化樹種時,堅持的一個重要原則是"生態優先、合理配置"。【詳細】
東營生態園林與城市公園建設掠影
棧道臨水,長橋扶風,層林疊翠,姹紫嫣紅……詩意棲居,人居的理想狀態。打造美麗宜居的城市、讓人們更加幸福地生活是我市生態園林建設與城市公園建設的根本目標。今年以來,那些市民關注的“園”又有了怎樣的變化?近日,記者深入施工正酣或改造一新的現場,用文字和圖片記錄下這些游園、公園、園林的魅力“身姿”。 【詳細】
大型國家級城市森林濕地公園將落戶山東省東營
記者從山東省東營市旅游發展委員會了解到,國家級森林濕地公園將落戶東營。東營森林濕地公園位于南二路以北,黃河路以南,西一路以東,東一路以西,詳細規劃方案設計范圍為黃河路——廣利河北岸——南一路——東一路——南二路——西一路圍合區域【詳細】
東營規劃獲國務院批 被定義黃三角中心城市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批準《東營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下稱《規劃》),山東省東營市被定位為黃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以及我國重要的石油基地。按照規劃,東營將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城市,統籌城鄉區域發展,合理控制城市規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