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持續提升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創建成果綜述
2012-06-19 03:39:00 作者:謝薇 來源:福州日報 瀏覽次數:
污染物減排顯成效
“減排”是“十一五”期間的重要約束性指標,我市將污水處理廠建設和火電行業、鋼鐵企業、紡織印染、建陶行業的整治作為重點來抓。市委、市政府制定了福州市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年度考核指標體系,明確減排目標,落實減排責任,推行總量減排工作問責制。目前全市已實現所轄縣(市)建成1座以上污水處理廠的目標,對COD減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實施工程減排。深化印染、醫藥等工業廢水治理,有效推進COD減排;加大力度監督電廠鍋爐、鋼鐵廠燒結機、玻璃窯爐、10噸以上非電小鍋爐的煙氣脫硫設施運行,安裝在線監測設備,完善中控系統;開展閩清建陶企業清潔能源改造,有效推動二氧化硫減排。
實施結構減排。按照國家關停小火電機組、淘汰實心黏土磚和取締“十五小”企業等產業政策,關停了福州榕昌柴油發電廠和福州明達發電廠等2個小火電機組、一批機磚廠和2家中型氮肥廠、7家皮革鞣制企業、15家1萬噸以下造紙企業以及市區福抗藥業等重污染生產線。同時,福州城區“禁煤”工作取得新進展,LNG項目持續推進,清潔能源使用率不斷提高。
實施管理減排。環保部門定期開展總量督查和治理設施巡查,對建設項目滯后的區域予以通報并要求整改,督促屬地加強污染減排工作。加大對企業現場執法檢查力度,加強遠程在線監控設備實時監管,實現了國控、省控重點污染源、重點減排項目在線監測監控的全覆蓋。抓好技術攻關和示范推廣,為企業減排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持。目前福州市圓滿完成“十一五”二氧化硫、COD削減目標任務;2011年主要污染物減排項目序時推進,減排目標總體達到年初計劃。
城市環境質量全面提升
山中有城、城中見山、水從城中過,這是福州市的城市特色。彰顯特色,讓福州的山水優勢更加突出,成為福州市打造宜居城市的重要原則。福州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近年來,圍繞打造宜居城市,我市加快推進環境整治,城市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
福州市委、市政府連續多年將開展市級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綜合整治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2011年,福州市開展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內河整治工程,全面啟動了全市75條內河的整治工作,投入資金26.7億元,現已基本完成安泰河、白馬河、港頭河、晉安河等主要景觀河道的整治工程,接駁沿河排污口3174個、完成清淤約100萬立方米,新增沿河綠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完成主要河道的沿河步行道建設約20千米,福州呈現“水清、河暢、路通、景美”的新面貌。
持續完善城區供氣系統,全面鞏固城區“禁煤”成果。鼓樓、臺江、晉安等區全面完成鍋窯爐改造任務,進一步解決了市區煤煙型污染問題。市區開展機動車尾氣污染整治,強化日常尾氣監測,加快車輛更新,至2011年,已更新LNG、CNG清潔能源車輛1179輛,有效消除了市區機動車冒黑煙現象。從2011年7月1日起,實施環保檢驗合格標志管理,并于2012年3月1日開始實施第一階段黃標車和無標車限行措施,至2012年5月底,已核發環保標志43萬多份。從2012年1月1日開始,福州市已按照環境保護部規定,在市區5個國控大氣點開展PM2.5和臭氧指標監測。
我市還大力開展生活垃圾處理無害化、資源化工作,在全省率先實現工業危險廢物、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深化管理。對危險廢物的產生、貯存、運輸、處置利用全過程監管。實行醫療廢物重點監管,將醫療廢物集中收集處置范圍擴大到社區個體診所和鄉鎮衛生院,年處置量超過3000噸。
在噪聲污染防治方面,福州市2008年出臺了《福州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若干規定》,規范社會生活噪聲的管理;同時,大力加強娛樂場所夜間噪聲、建筑工地施工噪聲污染監管,持續開展中高考噪聲監管專項行動,不斷鞏固擴大城市噪聲達標區。在部分高架橋上建設隔聲屏障,嚴格查處亂鳴喇叭行為,進一步降低交通噪聲。
深化流域綜合整治,積極組織整治閩江、敖江、龍江等重點流域,取得顯著成效。畜禽養殖整治和工業污染治理并重,2011年,閩江流域(福州段)累計拆除禁養區內養殖場108家,完成禁養區外規模化養殖場污染治理25家。加快推進流域內造紙、皮革、化工、醫藥、印染、重金屬等行業污染整治,閩江流域福州段的省級工業區已全部實現污水集中處理。加強連江、羅源兩縣建筑飾面石材行業污染治理,促進敖江流域水環境質量的改善。2011年投入3500萬元,全面完成龍江流域禁養區畜禽養殖場的拆除掃尾任務,實現龍江流域中上游和東張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無畜禽養殖污染的目標。
編輯:dong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
北京:數字技術立體化展現壯美中軸線
一條中軸線,撐起古都脊梁,串起一路風景。然而,在實地探訪時,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位都無法一覽全局。實景三維系統彌補了這一遺憾,讓人們可以全方位領略中軸線的獨特神韻。記者近日獲悉,借助數字技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