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香山公園綠化廢物變成寶貝
北京香山公園堆肥場相關研究項目近日正式結題。自2009年該項目正式運行以來,該園林綠化廢棄物堆肥場成功將枯枝、樹葉、草末等變廢為寶,有機肥年產量達200多立方米,每年為香山公園節省4萬元至5萬元相關費用。
該堆肥場是北京市公園中首個堆肥場。香山公園每年產生樹枝類和草末綠化廢棄物各700多立方米,樹葉類80立方米,僅樹枝就要拉200多車。一方面,園林廢棄物清理工作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另一方面,每年苗木栽植需要往山上運土補充,公園的花卉栽植、盆栽花卉生產需要土壤改良基質。因此,如果將以上廢棄物進行堆肥處理,基本可以在公園內使用和消納,實現內部循環。
項目中,技術人員針對不同原料處理做了基本流程設計,園林廢棄物經樹枝切削機、秸稈粉碎機等設備進行粉碎處理后,按8%添加雞糞,均勻噴水后堆成2米×4米×1.2米堆體,再經過系列處理后腐熟30天至60天即可使用。據介紹,北京秋冬產生的綠化廢棄物量比較大,需要及時處理,發酵場地最好建在溫室內,塑料拱棚就可以滿足發酵條件,成本也比較低。
據公園項目負責人、高級工程師周肖紅介紹,目前國內相關堆肥處理技術還未得到足夠重視,機械化、規模化程度低,缺乏成熟完善的技術和系統的理論指導。除廣州園林基質廠等少數企業外,更多停留在科研單位的小型科研生產階段。香山公園做此嘗試,希望探索園林綠化廢棄物堆肥處理完善的工藝系統,提高機械化程度,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指導。
北京香山公園堆肥場將園林廢棄物進行堆肥處理